上海杨浦:乡村“新烦恼”怎么破?杨浦青年在这“理”破解!
发布时间:2021-10-25    浏览:1847

浦江之滨、鱼米之乡,黛瓦白墙、农家院落,有着江南民居特色的上海泖港镇黄桥村透露着现代化的精致气息和生活品质。作为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全国33个区县农村宅基地改革示范点之一,也是上海市唯一一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和农村宅基地改革“双试点”村,黄桥村一直是上海推进三农工作的最前沿,也是工作成效展示的“微窗口”。

  

然而,在乡村振兴战略提速推进的背景下,文明村、示范村也会遇到一些“新烦恼”。党建引领如何进一步夯实?乡村特色如何进一步聚焦?乡村产业如何进一步升级?乡村如何进一步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乡愁?

 

带着以上这些问题,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进农户、下地头,

与村民唠嗑、跟村干部交流

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

“新路子”“金点子”“好法子”,

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上理智慧”。

  

  

 

“稻花香里”话党建,党员串起来就是一股绳

“松江大米”是黄桥村所属柳港镇的农产品“头牌”,标准化种植、规模化销售让它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引擎。调研发现,松江大米产销两旺,除了自身品质好,还在于它有着良好的运作模式——“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不仅发挥了党员的带头作用,也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成为新时代上海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验发展创新实践的有益探索。“我们的农场主大都是党员”,调研过程中一位村民这样说:“一个党员、一个党员串起来,我们的力量就凝成了一股绳,我们的发展就好了,收入也提高了。”“撸起袖子加油干”汇聚的精神力量正在一步步转化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动力。

  

但调研中也发现,村里的党员大部分是老年人,基层党建活力不足、创新不够。随后,在与村干部面对面交流协商之后,实践团将通过遴选上海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党员驻村,以担任村支书助理等方式来进行人才补给和智力支持。

  

  

杨浦青年“牵手”松江乡村,助力乡村产业升级

黄桥村有着较好的农业基础,面对产业持续升级的压力,如何把禀赋资源优势转化为更强劲的生产力是文明村思考的问题。实践团在调研中了解到,“漕河泾开发区黄桥科技园”正在村里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是泖港镇联合临港松江科技城打造的集群产业园区,建成后将导入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等产业。但如何与市区众多的都市产业园区错位竞争、提升入驻产业的科技含量,是比基础建设更紧迫的问题。

  

而上海理工大学在光电信息、医疗健康、艺术设计、旅游管理等学科专业上有着独特优势,如果把学校的优势资源导入产业园,双方的合力就能实现“1+1>2”的效果。因此,位于沪东北杨浦区的上海理工大学和位于沪西南松江区的黄桥村初步达成共建“五育”社会实践基地的意向,通过校地共建,未来会有更多的上理青年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乡村,把学术研究融入产业振兴实践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建立“产---业”育人闭环,磨砺出彩青春

乡村振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乡村要振兴,就要留得住青年人才。黄桥村党支部副书记蒋苏叶就是上海理工大学毕业生,他谈到“学生党员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让青春在祖国广袤的乡村大地上绽放,对我而言,是一种历练也是一种幸福。和村民一起度过的时光,含着我最美好的青春。”对学生而言,把“产学研”延伸到就业,形成“产---业”的育人闭环,对学生成长有着积极作用。

 

下一步,以社会实践为起点,结合“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等把学生就业落在实处。乡村需要青年,青年需要事业,乡村振兴和青年成才可以形成一种互补、良性的循环。未来,校地在结对帮带、双向促进、联合发展等方面有更广合作空间,共同谱写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来源:“上海杨浦”微信公众号    编辑:奚宇轩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IncRGDm85vzfm3yNollA

 

版权所有:管家婆全年资料(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516号 邮编:200093

电话:021-55272623

  •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

  •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